单克隆抗体与多克隆抗体的区别

单克隆抗体与多克隆抗体的区别

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两者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本篇欣欣就为各位科研的老师们整理单克隆抗体与多克隆抗体的区别,供大家参考使用。

单克隆抗体

特点:

不易产生批次间差异。

仅由一种抗体亚型组成(例如 IgG1、IgG2、IgG3)。如需使用二抗进行检测,应针对正确的亚类选择抗体。

抗体制备:

技术要求较高。

应用技术之前需接受专门培训。

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制备杂交瘤细胞。

优点:

制得的杂交瘤细胞为持续且可再生产的单克隆抗体来源,而且所有批次均相同,有助于提升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的一致性和标准化水平。

单克隆抗体只检测每个抗原上的一个表位,因此具有以下优点:

切片和细胞染色产生的背景信号更少。特异性地检测一个靶表位,不易与其它蛋白质发生交叉反应。

由于具有高特异性,单克隆抗体非常适于用作实验中的一抗,其产生的背景染色信号通常显著低于多克隆抗体。

相较于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的同质性非常高。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单克隆抗体实验之间的结果重现性非常高。

得益于其高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能够在相关分子的混合物中(例如在亲和纯化过程中)极为高效地结合抗原。

缺点:

特异性过高,以致于无法进行跨物种的检测。

与多克隆抗体相比,更易受化学处理造成的抗原表位丢失的影响。这可通过合并靶抗原相同的两种或多种单克隆抗体进行补偿(例如使用抗体组合试剂盒)。

多克隆抗体


特点:


识别任一抗原上的多个表位。所得血清为异质性抗体混合物,其亲和力各有不同。

多克隆抗体主要由 IgG 亚类组成。

通常使用多肽免疫原制备以独有表位为靶标的多克隆抗体,尤其是针对高同源性的蛋白家族。

抗体制备:

制备成本低廉且制备速度较快。

制备过程比单克隆抗体简单。

优点:

多克隆抗体可识别任一抗原上的多个表位,因此具有以下优点:

高亲和性:由于靶蛋白上的多个表位能够结合不止一个抗体分子,多克隆抗体可放大低表达水平靶蛋白的信号。但是,这会影响定量实验(如流式细胞术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可识别多个表位,有利于免疫沉淀 (IP) 和染色质免疫沉淀 (ChIP) 实验获得更好的结果。

与单克隆抗体相比,对微小抗原变化(例如多态性、糖基化异质性或者轻微变性)的包容性更强。

可识别与免疫原蛋白质具有高度同源性的蛋白质,还可用于筛查非免疫原物种的靶蛋白。

通常是检测变性蛋白质的首选。

多表位通常可提升检测的稳定性。

缺点:

易产生批次间差异。

产生大量非特异性抗体,可能会在某些应用中产生背景信号。

由于具有多个表位,检测免疫原序列的交叉反应性非常重要。

不适用于探测抗原的特定结构域,因为抗血清通常会识别多个结构域。

单克隆与多克隆抗体的主要区别总结:

单克隆抗体
多克隆抗体
制备成本高昂 制备成本低廉
应用技术之前需接受专门培训 制备技能要求不高
需要较长的时间制备杂交瘤细胞 制备速度较快
产生大量特异性抗体 产生大量非特异性抗体
仅识别一个抗原上的单一表位 识别任一抗原上的多个表位
制得的杂交瘤细胞为持续且可再生产的单克隆抗体来源 批次间可能存在差异
批次间无差异或差异较小

如需订购相关抗体产品,请联系上海金畔生物

多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的区别详解

多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的区别详解

多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的区别:

多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
 与抗原上不同表位结合的多种不同抗体  只识别抗原上一种表位的单一抗体
 非表位特异的  表位特异的
 与相似抗原有更高的交叉反应 低交叉反应
可能有较高背景干扰 低背景干扰
 各批次有所不同 每批次完全一致
 成本较低 成本较高
 制备耗时短 (约3个月) 制备耗时长 (约6个月)
多种宿主物种可选 宿主物种选择不多

什么是单克隆抗体?

Monoclonal-Antibodies-Icon/单克隆抗体定义:

单克隆抗体是仅与目标抗原某一特定表位结合的单一抗体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单克隆抗体制备时首先要将免疫原注射到宿主动物体内,当免疫原诱发宿主产生免疫反应,脾脏就会产生大量不同种类的B-细胞。此时单一的B-细胞被提取出来,与骨髓瘤细胞杂交 (癌症B-细胞)。

之所以要将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杂交,是因为健康正常的脾细胞无法在细胞培养基无限存活,而与骨髓瘤细胞杂交形成杂交瘤细胞后,该细胞就成为永生化胞株,不断产生抗体。

单一B-细胞从脾脏中分离,形成杂交瘤细胞后,产生的抗体就是单一抗体,只与目标抗原上某一特定的表位反应。

每一个杂交瘤生产出单一的单克隆抗体,这个杂交瘤就被赋予一个克隆号,以此来方便辨别这个特异的抗体是识别哪一个特定的表位。

B-细胞将单克隆抗体分泌至细胞培养基中,然后提取出来做后续的检测和纯化。

一旦单克隆抗体杂交瘤克隆生成,该克隆就十分稳定,可以重复使用,这就确保了每一批次的抗体是完全一致的。

杂交瘤也可以被注射到小鼠的腹腔中大量生产,杂交瘤分泌富含抗体的一种液体,被称作腹水,用注射器抽取,就可获得大量的单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适用于:

检测单一抗原

检测蛋白质家族的单一成员

不同实验/批次的结果稳定一致

细胞染色背景较低-很适用于IHC、ICC、IF等应用

量化蛋白质表达(例:流式或荧光细胞分选)

探测分子结构变化

探测磷酸化状态变化

为X射线晶体学探测目标

免疫治疗

单克隆抗体不建议用于:

根据同源性检测不同物种的目标蛋白

检测浓度较低的目标蛋白

检测形态变化了的蛋白

什么是多克隆抗体?

Polyclonal-Antibodies-Icon/多克隆抗体定义

多克隆抗体是与目标蛋白上多种不同表位结合的多种不同抗体。

多克隆抗体制备

多克隆抗体的第一步和单克隆抗体一样,都是将免疫原注射到宿主体内产生免疫反应,激活了多种B细胞。不同的是免疫过后,多克隆抗体就直接从免疫宿主的血清中分离出来,或纯化,没有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的过程。一旦宿主动物死亡,需要免疫新的动物,这时血清中的抗体就会有所不同。

根据制备方法的不同,功能自然也就有所不同了。虽然多抗每批次有轻微差别,但是因为它识别的表位多,这个差别影响并不算太大,而单克隆抗体虽然价格偏高,可是特异性更强更稳定。

多克隆抗体适用于:

检测有高同源性的抗原的已知或未知同种型

检测浓度较低的抗原

捕获尽可能多的抗原(例:IP或ChIP)

检测变性的蛋白

检测可能发生了糖基化或形态变化的目标蛋白

用多种检测方法检测一种原蛋白时

检测pH和盐度不同的溶液中的目标蛋白

多克隆抗体不建议用于:

量化检测,例:流式。由于不同表位的结合导致信号被放大加强,可能会导致结果不准确

当高同源性蛋白的交叉反应会引起问题时

StressMarq 提供大量单克隆和多克隆抗体,为研究人员提供更多的可选择性,以便更好的应用于实验。

如果您需要帮助选择适合您实验的抗体,请咨询金畔技术人员。

更多详细信息,请联系Stressmarq国内代理商-上海金畔生物

弗氏完全佐剂和弗氏不完全佐剂的区别

弗氏完全佐剂和弗氏不完全佐剂的区别

弗氏佐剂是动物实验中最常用的佐剂,分为不完全弗氏佐剂和完全弗氏佐剂。想要了解弗氏完全佐剂和弗氏不完全佐剂的区别,先要从两者的定义入手。

不完全弗氏佐剂:不完全弗氏佐剂(Freund incomplete adjuvant/FIA)是液体石蜡与羊毛脂混合而成,组分比为1~5:1,可根据需要而定,通常为2:1。

完全弗氏佐剂:不完全佐剂中加卡介苗(最终浓度为2~20mg/ml)或死的结核分枝杆菌,即为完全弗氏佐剂(FCA/Freund’s Adjuvant Complete)。一般首次注射时用1/2体积FCA加上1/2体积的抗原进行乳化,第二次或第三次注射时用不完全佐剂或不用佐剂。如不加佐剂,则抗原量增大10-20倍。

这两者间的区别如下:

弗氏完全佐剂:Freund’s Adjuvant Complete弗氏完全佐剂是一种油包水的乳浊液,能够非常有效的诱导产生高滴度的抗体。弗氏完全佐剂含结核分枝杆菌的细胞壁成分,可以加强对抗原的抗体反应。佐剂活性来自于油滴中免疫原的持续释放,并刺激局部免疫反应。

弗氏不完全佐剂:弗氏不完全佐剂是一种油包水的乳浊液,含结核分枝杆菌的细胞壁成分。佐剂活性来自于油滴中免疫原的持续释放,并刺激局部免疫反应。弗氏不完全佐剂用于初次免疫刺激。为了减少副作用,不含结核分枝杆菌成分的弗氏不完全佐剂用于加强免疫。

弗氏佐剂完全由热灭活的结核分支杆菌、石蜡油和羊毛脂混合而成,具有TLR2,TLR4,and TLR9的配体,主要引起Th1细胞免疫应答;而不完全弗氏佐剂和CFA相比,缺少结核分枝杆菌这一成分,主要诱导Th2细胞免疫应答。在大多数实验中,CFA被用于初次免疫,IFA被用于后续的免疫中。Freund’s Adjuvant Complete弗氏完全佐剂CFA被用于初次免疫不完全弗氏佐剂IFA被用于后续的免疫中。

相关产品:

品牌 产品名称 产品货号 规格
Chondrex In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 7002 5ml
Chondrex

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 10 mg/ml

7027
10 mg/ml x 5 ml
Chondrex 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 5 mg/ml 7023 5 mg/ml x 5 ml
Invivogen CFA/完全弗氏佐剂 vac-cfa-10 10 ml
Invivogen CFA/完全弗氏佐剂 vac-cfa-60 6 x 10 ml
Invivogen IFA/不完全弗氏佐剂 vac-ifa-10 10 ml
Invivogen IFA/不完全弗氏佐剂 vac-ifa-60 6 x 10 ml

如需订购产品或了解更多详情,请联系上海金畔生物科技 

凝集素和凝集原的三大区别

凝集素和凝集原的三大区别

凝集素和凝集原看起来只有一字只差,实际上它们的区别还是很大的。为了帮助生物专业的伙伴或者是有一些对凝集素、凝集原感兴趣的科研朋友,本文特意整理了凝集素和凝集原的三大区别,供大家参考。

一、含义不同:

1、凝集原:凝集原附着在红细胞表面,是一种抗原。人类的红细胞含有两种凝集原,分别叫做A凝集原和B凝集原。

人类血清中则含有与凝集原对抗的两种凝集素,分别叫做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 

2、凝集素:Lectin,凝集素是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能够合成和分泌的、能与糖结合的蛋白质,在细胞识别和粘着反应中起重要作用,主要是促进细胞间的粘着。凝集素具有一个以上同糖结合的位点,因此能够参与细胞的识别和粘着,将不同的细胞联系起来。

二、组成物质不同:

1、凝集原:ABO血型系统凝集原是糖蛋白。蛋白部分是决定血型的抗原性物质,它是由11种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其中以苏氨酸含量最多,其他还有丝氨酸、脯氨酸等。

多糖部分为粘多糖,包括D-半乳糖、L-岩藻糖、N-乙酰-D-氨基葡萄糖、N-乙酰-D-氨基半乳糖等。多糖部分是决定血型特异性的。

2、凝集素:从各种植物,无脊椎动物和高等动物中提纯的糖蛋白或结合糖的蛋白,因其能凝集红血球(含血型物质)。

常用的为植物凝集素(Phytoagglutin, PNA),通常以其被提取的植物命名,如刀豆素A(Conconvalina,ConA)、麦胚素(Wheat germ agglutinin, WGA)、花生凝集素(Peanut agglutinin, PNA)和大豆凝集素(Soybean agglutinin, SBA)等,凝集素是它们的总称。

三、存在地方不同:

凝集原在红细胞上,与血型相同;凝集素在血浆中,与血型相反。

红细胞上只有凝集原A的为A型血,其血清中有抗B凝集素;红细胞上只有凝集原B的为B型血,其血清中有抗A的凝集素;红细胞上A、B两种凝集原都有的为AB型血,其血清中无抗A、抗B凝集素。

红细胞上A、B两种凝集原皆无者为O型,其血清中抗A、抗B凝集素皆有。具有凝集原A的红细胞可被抗A凝集素凝集;抗B凝集素可使含凝集原B的红细胞发生凝集。

凝集素的应用:

一般认为细胞膜上特定的糖基可用以区别细胞的类型和反映细胞在分化、成熟和肿瘤细胞性变中的变化。

仅在某些特殊的例子,其细胞结合凝集素的性能可以预先估计,如双花扁豆素之于血型A物质的特异性,荆豆凝集素之于血型O物质2—L—岩藻糖的特异性。

然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关于由凝集素所识别的碳水化合物决定簇的种类,关于携带决定簇的分子的性质和机能,完全凭实验经验去发现。

如需了解更多,请咨询上海金畔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