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集素的常见四大分类

凝集素的常见四大分类

很多刚开始接触凝集素的朋友,可能对于凝集素的产品名词还不是很清楚,那利用好本篇,今天就来给大家说一下什么是凝集素及凝集素的常见四大分类,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有需要的朋友们。

什么是凝集素?

凝集素(Lectin)是指从各种植物,无脊椎动物和高等动物中提纯的糖蛋白或结合糖的蛋白,因其能凝集红血球(含血型物质),故名凝集素。常用的为植物凝集素(Phytoagglutin, PNA),通常以其被提取的植物命名,如刀豆素A(Conconvalina,ConA)、麦胚素(Wheat germ agglutinin, WGA)、花生凝集素(Peanut agglutinin, PNA)和大豆凝集素(Soybean agglutinin, SBA)等,凝集素是它们的总称。凝集素不是来源或参与免疫反应的产物,凝集素具有的某些“亲合”特性,能被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方法所应用。因此,Ponder(1983)提出应称“凝集素组织化学”而不能称为“凝集素免疫组织化学”。

凝集素的常见分类有哪些?

按照凝集素的亚基特征分类会把凝集素大致分成四类:部分凝集素(merolectins),只含1个糖结合结构域,它们不能沉积复合糖和凝集细胞;全凝集素(hololectins),含至少2个相同或非常相似的糖结合结构域,它们可以凝集细胞和沉淀复合糖,绝大多数具凝集功能的植物凝集素属于此类;嵌合凝集素(chimmerolectins)是一类融合蛋白,由1个或多个糖结合结构域及1个具有酶活性或其他生物活性的结构域共同组成;超凝集素(superlectins),至少含2个以上不同的糖结合结构域。

血球全凝集现象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由于血浆蛋白紊乱而造成的非特异性凝集,此种情形临床较为多见.另一种是由于细菌感染而引起的特异性凝集。在C3D/C3b存在时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在IgG存在时为阴性。血清与患者自身红细胞呈全凝集反应,37℃凝集素效价为32,4℃不发生反应,血清与5mmol/LDTT孵育后反应消失。

相关凝集素产品推荐

凝集素产品名称 中文名称 货号
Aleuria aurantia      橙黄网孢盘菌凝集素       L-1390-2 /FL-1391-1/B-1395-1/AL-1393-2
Bauhinia purpurea  红花羊蹄甲凝集素  L-1280-5
Concanavalin A 刀豆蛋白A凝集素  L-1000-500/FL-1001-25 B-1005/AL-1003/RL-1002-25/CL-1003-1
Jacalin   木菠萝凝集素      L-1150-25/FL-1151-5/B-1155-5/AL-1153-10
Lens culinaris    小扁豆凝集素 L-1040/RL-1042-5/DL-1048-1
Peanut   花生凝集素   L-1070/FL-1071/B-1075-5/CL-1073-1

更多凝集素产品详情或技术问题,可联系上海金畔生物科技 




详情请咨询 Vectorlabs 中国代理- 上海金畔生物科技 

细胞因子的分类及作用特点介绍

细胞因子的分类及作用特点介绍

本篇主要介绍细胞因子的分类及作用特点,仅供各位科研的伙伴们参考使用。如需了解相关的产品或咨询细胞因子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上海金畔生物。

一、细胞因子的分类

(一)根据细胞种类不同分类

1)淋巴因子(lymphokine) 主要由淋巴细胞产生,包括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NK细胞等。重要的淋巴因子有IL-2、IL-3、IL-4、IL-5、IL-6、IL-9、IL-10、IL-12、IL-13、IL-14、IFN-γ、TNF-β、GM-CSF和神经白细胞素等。

2)单核因子(monokine) 主要由单核细胞或巨噬细胞产生,如IL-1、IL-6、IL-8、TNF-α、G-CSF和M-CSF等。

3)非淋巴细胞、非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 主要由骨髓和胸腺中的基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细胞产生,如EPO、IL-7、IL-11、SCF、内皮细胞源性IL-8和IFN-β等。

(二)根据主要功能的不同分类

1)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 1979年开始命名。由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或其它非单个核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在细胞间相互作用、免疫调节、造血以及炎症过程中起重要调节作用,凡命名的白细胞介素的cDNA基因克隆和表达均已成功,已报道有三十余种(IL-1―IL-38)。

2)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CSF) 根据不同细胞因子刺激造血干细胞或分化不同阶段的造血细胞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不同的细胞集落,分别命名为G(粒细胞)-CSF、M(巨噬细胞)-CSF、GM(粒细胞、巨噬细胞)-CSF、Multi(多重)-CSF(IL-3)、SCF、EPO等。不同CSF不仅可刺激不同发育阶段的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增殖的分化,还可促进成熟细胞的功能。

3)干扰素(interferon, IFN) 1957年发现的细胞因子,最初发现某一种病毒感染的细胞能产生一种物质可干扰另一种病毒的感染和复制,因此而得名。根据干扰素产生的来源和结构不同,可分为IFN-α、IFN-β和IFN-γ,他们分别由白细胞、成纤维细胞和活化T细胞所产生。各种不同的IFN生物学活性基本相同,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作用。

4)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 最初发现这种物质能造成肿瘤组织坏死而得名。根据其产生来源和结构不同,可分为TNF-α和TNF-β两类,前者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后者由活化T细胞产生,又名淋巴毒素(lymphotoxin, LT)。两类TNF基本的生物学活性相似,除具有杀伤肿瘤细胞外,还有免疫调节、参与发热和炎症的发生。大剂量TNF-α可引起恶液质,因而TNF-α又称恶液质素(cachectin)。

5)转化生长因子-β家族(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family, TGF-β family) 由多种细胞产生,主要包括TGF-β1、TGF-β2、TGF-β3、TGFβ1β2以及骨形成蛋白(BMP)等。

6)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GF)如表皮生长因子(EGF)、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PD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1)、IGF-Ⅱ、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神经生长因子(NGF)、抑瘤素M(OSM)、血小板衍生的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DECGF)、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等。

7)趋化因子家族(chemokinefamily) 包括四个亚族:(1)C-X-C/α亚族,主要趋化中性粒细胞,主要的成员有IL-8、黑素瘤细胞生长刺激活性(GRO/MGSA)、血小板因子-4(PF-4)、血小板碱性蛋白、蛋白水解来源的产物CTAP-Ⅲ和β-thromboglobulin、炎症蛋白10(IP-10)、ENA-78;(2)C-C/β亚族,主要趋化单核细胞,这个亚族的成员包括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MIP-1β、RANTES、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MCAF)、MCP-2、MCP-3和I-309。(3)C型亚家族的代表有淋巴细胞趋化蛋白。(4)CX3C亚家族,Fractalkine是CX3C型趋化因子,对单核-巨噬细胞、T细胞及NK细胞有趋化作用。

细胞因子检测是判断机体免疫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已被广泛用于疾病的诊断、病程观察、疗效判断及细胞因子治疗监测等。

二、细胞因子的作用特点

1)绝大多数细胞因子为质量小于25kDa的糖蛋白,质量低者如IL-8仅8kDa。多数细胞因子以单体形式存在,少数细胞因子如IL-5、IL-12、M-CSF和TGF-β等以双体形式发挥生物学作用。大多数编码细胞因子的基因为单拷贝基因(IFN-α除外),并由4-5个外显子和3-4个内含子组成。

2)主要与调节机体的免疫应答、造血功能和炎症反应有关。

3)通常以旁分泌(paracrine)或自分泌(autocrine)形式作用于附近细胞或细胞因子产生细胞本身。在生理状态下,绝大多数细胞因子只有产生的局部起作用。

4)高效能作用,一般在pM(10-12M)水平即有明显的生物学作用。

5)存在于细胞表面的相应高亲和性受体数量不多,在10-10000/每个细胞。细胞因子受体的研究进展相当迅速,根据细胞因子受体基因DNA序列以及受体胞膜外区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和结构,可分为四个类型:免疫球蛋白超家族、造血因子受体超家族、神经生长因子受体超家族和趋化因子受体。

6)多种细胞产生,一种IL可由许多种不同的细胞在不同条件下产生,如IL-1除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或巨噬细胞系产生外,B细胞、NK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表皮细胞等在某些条件下均可合成和分泌IL-1。

7)多重的调节作用(multiple regulatory action),细胞因子不同的调节作用与其本身浓度、作用靶细胞的类型以及同时存在的其它细胞因子种类有关。有时动物种属不一,相同的细胞因子的生物学作用可有较大的差异,如人IL-5主要作用于嗜酸性粒细胞,而鼠IL-5还可作用于B细胞。

8)重叠的免疫调节作用(overlapping regulatory action),如IL-2、IL-4、IL-9和IL-12都能维持和促进T淋巴细胞的增殖。

9)以网络形式发挥作用,细胞因子的网络作用主要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1)一种细胞因子诱导或抑制另一种细胞因子的产生,如IL-1和TGF-β分别促进或抑制T细胞IL-2的产生;(2)调节同一种细胞因子受体的表达,如高剂量IL-2可诱导NK细胞表达高亲和力IL-2受体;(3)诱导或抑制其它细胞因子受体的表达,如TGF-β可降低T细胞IL-2受体的数量,而IL-6和IFN-γ可促进T细胞IL-2受体的表达。

10)与激素、神经肽、神经递质共同组成了细胞间信号分子系统。

11)自限性分泌。

更多详情请咨询上海金畔生物

凯弘 Qi3536 血细胞分类计数器

凯弘 Qi3536 血细胞分类计数器

凯弘 Qi3536 血细胞分类计数器

  • 商品品牌: 凯弘
    商品编号:Qi3536
  • 商品价格: 请与我们联系
  • 凯弘 Qi3536 血细胞分类计数器-凯弘-Qi3536

    • 计数种类:58
    • 品牌属性:国产
    生命科学仪器|||细胞培养|||细胞计数器|||凯弘Qi3536血细胞分类计数器
    血细胞分类计数器

    Qi3536 血细胞分类计数器 详细描述:

    该计数器是在听取了著名血液病专家的意见后,根据多家著名医院血液科医务人员

    对血细胞分类计数的要求研制开发的,共设有四种计数方式(骨髓、血片、巨核、组化),

    63种细胞按键,基本满足对血细胞分类计数的要求,是目前国内功能最完整的血细胞分类计数器。


    商品属性

    • 计数种类:58
    • 品牌属性:国产
    商品属性
    商品名称 凯弘 Qi3536 血细胞分类计数器-Qi3536-凯弘
    型号 Qi3536
    类别 生命科学仪器|||细胞培养|||细胞计数器|||凯弘Qi3536血细胞分类计数器
    品牌 凯弘
    品牌简介 凯弘
    关键字 血细胞分类计数器,血细胞,计数器,血液科,细胞,著名,血液病

    凯弘 Qi3536 血细胞分类计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