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致病基因—野生型SOD1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致病基因—野生型SOD1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家族酶的功能是保护细胞免受活性氧的侵害,特别是通过将超氧化物自由基(O2·-)转化为分子氧(O2)和过氧化氢(H2O2)。它包括SOD1,一种含铜和锌的同型二聚体,几乎只存在于细胞胞质空间内;SOD2,线粒体内的含锰四聚体;以及SOD3,一种主要存在于细胞外基质中的含铜和锌的四聚体。SOD1是第一个被了解的家族成员,已经被证实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有关,ALS是一种严重的运动神经元疾病,以大脑和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进行性退化为特征。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在发病后2 – 5年内就会达到瘫痪和死亡的顶峰,这凸显了SOD1作为潜在治疗靶点的重要性。


SOD1在ALS中的作用是什么?

约90%的ALS病例为散发性(SALS),其余10%为家族性(FALS)。然而,这两种疾病的临床相似性长期以来表明它们具有共同的致病途径和/或涉及相似的毒性因素3,4。1993年,在13个不同的FALS家族中发现了11个不同的SOD1错义突变,现在我们知道SOD1就是这样一个因素。自那以后,在ALS患者中发现了超过150个SOD1突变(包括点突变和由于过早终止导致的蛋白截断),占所有FALS病例的20-25%和SALS病例的一小部分3,6。重要的是,ALS相关的SOD1突变可诱导蛋白质在轴突中错误折叠和聚集,从而导致神经元细胞死亡。因此,SOD1已成为ALS研究领域中研究最广泛的基因之一,并被认为是一个有希望的治疗干预靶点。


突变型SOD1被认为驱动ALS的发病和发展,而野生型(WT) SOD1蛋白被认为是疾病的重要调节因子。支持这一假说的主要发现包括:非遗传型干扰,如金属消耗、氧化和蛋白四级结构的破坏会诱导WT型SOD1发生错误折叠。研究发现从SALS患者脊髓中免疫纯化的WT SOD1可以以类似于FALS相关的突变体的方式抑制基于驱动蛋白的快速轴突运输;数据显示在转基因小鼠中高表达的WT型人源SOD1加上其它各种突变形式(A4V、G85R、G93A、T116X或L126Z)的人源蛋白会加速病程3,4,6。此外,一组SALS患者的脑脊液(CSF)的ELISA评估发现,WT SOD1在所有检查的病例中都存在错误折叠;虽然SALS患者的脑脊液(CSF)样本对培养的运动神经元样NSC-34细胞表现出明显的毒性,但这种效应可以通过免疫沉淀去除错误折叠的WT SOD1蛋白来改善2。


用于野生型SOD1研究的产品

Stressmarq为研究野生型SOD1的研究人员提供了多种产品。这些包括我们的人源重组SOD1蛋白单体(SPR -435)和我们的人源重组SOD1蛋白预形成的原纤维(SPR -470),它们可以用于研究体外SOD1的聚集。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致病基因---野生型SOD1

ThT assay of SOD1 pre-formed fibrils (SPR-470) combined with SOD1 monomers (SPR-435).


 

TEM of human SOD1 pre-formed fibrils (PFFs) (SPR-470)

其他的关于SOD1产品的信息,包括实验步骤,储存,常见问题可以参考StressMarq官网。


参考文献

1. Superoxide dismutase multigene family: a comparison of the CuZn-SOD (SOD1), Mn-SOD (SOD2), and EC-SOD (SOD3) gene structures, evolution, and expression, Zelko IN et al, Free Radic Biol Med. 2002 Aug 1;33(3):337-49

2. Wild-type Cu/Zn-superoxide dismutase is misfolded in cerebrospinal fluid of sporadic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Tokuda E et al, Mol Neurodegener. 2019 Nov 19;14(1):42

3. An emerging role for misfolded wild-type SOD1 in sporadic ALS pathogenesis, Rotunno MS and Bosco DA, Front Cell Neurosci. 2013 Dec 16;7:253

4. Wild-type and mutant SOD1 share an aberrant conformation and a common pathogenic pathway in ALS, Bosco DA et al, Nat Neurosci. 2010 Nov;13(11):1396-403

5. Mutations in Cu/Zn superoxide dismutase gene are associated with familial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Rosen DR et al, Nature. 1993 Mar 4;362(6415):59-62

6. An examination of wild-type SOD1 in modulating the toxicity and aggregation of ALS-associated mutant SOD1, Prudencio M et al, Hum Mol Genet. 2010 Dec 15;19(24):4774-89

详情请咨询StressMarq全国代理-上海金畔生物科技 

阿尔茨海默症中的野生型Tau蛋白

阿尔茨海默症中的野生型Tau蛋白

阿尔茨海默症中的野生型Tau蛋白


阿尔茨海默症中的野生型Tau蛋白

译自Stressmarq 博客-BRENDA KNOX | 文献综述


由MAPT 基因编码的微管相关tau蛋白主要在神经元中表达,该蛋白以六种352-441 个长度不等的氨基酸单体异构体形式存在1。 在正常情况下,tau单体在稳定神经元微管和调节轴突运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病理条件下,tau单体与神经元微管的分离导致细胞内聚集体的形成,导致神经元细胞死亡。迄今为止,tau病变引起的病症有20多种,阿尔茨海默病是最普遍的。其中大概10%是由 MAPT 基因的显性突变引起的,统称为额颞痴呆与17号染色体相关的帕金森综合征 (FTDP-17),尽管最近有人提议停用该名称2,3。其余的偶尔发生和涉及是野生型 tau蛋白2


野生型tau蛋白是如何在偶发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发挥作用的?

在病理条件下,野生型tau单体过度磷酸化并与带负电荷的神经元微管分离,然后蛋白发生错误折叠和构象改变,在细胞质中积累并触发纤维生成——低聚物的自发形成,可以纤维化成细胞内成对螺旋丝(PHF)和神经纤维缠结(NFTs)4。Tau寡聚体、PHF和NFTs都可以分泌并传递到邻近细胞,在那进一步寡聚或聚集,最终发展成阿尔茨海默。虽然NFTs一直被认为是tau蛋白疾病认知障碍的主要原因(例如,NFT的数量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痴呆程度相关),但最近有研究表明,tau寡聚体才是主要的有毒tau蛋白4,5


突变的tau蛋白原纤维是如何影响野生型tau蛋白单体的?

MAPT基因的致病突变通常会影响tau编码序列,致使单个氨基酸的改变影响蛋白质的初级结构。根据它们发生的确切位置,这种突变会增强tau蛋白的聚集。为了研究特定tau蛋白突变在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实验设置比较不同重组tau蛋白突变体形成原纤原的情况,其中G272V和P301L突变均能显著增加蛋白丝延伸的效率6。此外,利用P301L/V3.37M突变原纤维对野生型tau单体的聚集进行了聚集实验,发现这些原纤维可以产生一种新的纤维构象,并且在多种聚集反应实验中都是如此2


野生型Tau蛋白在疾病模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野生型tau蛋白以多种不同的方式揭示了阿尔茨海默病等变性疾病的奥秘。最常见的方式包括重组的过表达tau蛋白确定其对正常生理过程的影响,以及比较不同tau蛋白亚型的聚集能力从而发现它们是如何参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的。由于大多数tau蛋白疾病是偶发的,了解更多野生型tau对开发有效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Tau蛋白疾病的研究相关的产品

StressMarq能够提供多种试剂用于研究tau蛋白及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其中包括Tau441 (2N4R)野生型单体(SPR -479),它可以与Tau441 (2N4R)野生型预制原纤维(SPR-480)结合,用于研究体外tau蛋白聚集。我们也提供野生型截短Tau片段(AA297-391) (dGAE)前体原纤维(SPR-461)和伴随截短Tau片段(AA297-391) (dGAE)单体(SPR-444)用于聚集研究。欲了解更多关于Tau蛋白的信息,包括所有Tau蛋白纤维化蛋白的列表和关于Tau蛋白PFFs的短视频,请访问我们专门针对Tau蛋白的网页

 

 重组人 Tau441 (2N4R)的电镜图, 野生型前体原纤维(SPR-480)

详情请咨询StressMarq全国代理-上海金畔生物科技